|
大飛機超臨界機翼整體壁板噴丸成形技術大家可曾知道:ARJ21飛機研制成功絲毫離不開尺寸大小不足4毫米甚至更小的小小丸粒,ARJ21飛機超臨界機翼壁板複雜氣動外型面研制成功更離不開這些小小的丸粒。毫不誇張地講,小小丸粒成就了ARJ21飛機,小小丸粒成就了中國民機産業。丸粒雖小,效果神奇。可用于清理鑄件吹砂、鍛件除氧化皮、鋼鐵制品除鏽以及表面修飾等,用于清理飛機油漆塗層等。噴丸成形由噴丸強化發展而來。20世紀50年代初期噴丸成形技術被首次應用于美國“星座號”飛機機翼壁板噴丸成形。 國內噴丸成形技術研究起步較晚,始于20世紀60年代末期。中航工業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簡稱“制造所”),是國內從事壁板噴丸成形技術研究的科研單位。萬事開頭難,技術資料的很匮乏,使當時開展噴丸成形技術研究困難重重。至20世紀80年代末期,制造所基本掌握了針對直紋翼型機翼整體壁板以噴丸成形爲主的、以機械校形和榔頭敲擊爲輔的噴丸成形工藝,建立了飛機壁板噴丸成形技術標准,編寫完成相關工程手冊,基本構建完成噴丸成形技術體系及其配套設備。 20世紀90年代初,國內噴丸成形技術研究迎來第二個高潮。制造所精心選型並引進國內的數控噴(抛)丸機。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掌握了機翼6米級整體壁板噴(抛)丸成形技術,使國內噴丸成形技術跨入數控時代。同期,制造所自主成功研制數控噴(抛)丸機。相关工艺和设备研究成果分别荣获部级科技成果奖。同时,制造所重点开发预应力喷(抛)喷丸成形技术,在国内探索研究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喷(抛)丸成形技术,最终形成具有珍贵价值的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喷(抛)丸成形技术思想。此外,AEIOO飛機開創了國內超臨界機翼及其整體壁板噴(抛)丸成形技術研究新紀元。與過去直紋或以直紋爲主的機翼整體壁板沿等百分線逐窄條噴丸成形截然不同,超臨界機翼整體壁板沒有等百分線而且外型不但弦向彎曲且展向彎折並扭轉,其噴丸成形困難之大無異于老虎吃天。最終,制造所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和封鎖,攻克了ARJ21超臨界機翼整體壁板噴丸成形技術,使中國成爲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超臨界機翼整體壁板噴丸成形技術的國家。 至此,我國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噴丸成形,國産飛機6萬~9萬飛行小時壽命不再是奢望。這些研究成果奠定了國內民機研制、生産及産業發展的堅實基礎,在國內民機産業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近年來,制造所針對筋高創造國際紀錄的大型複雜帶筋整體壁板噴丸成形這一世界性難題,攻克了大型複雜帶筋整體壁板噴丸成形技術難題,爲國産大飛機研制奠定了堅實可靠的技術基礎。 上一篇彈簧的強化工藝技術下一篇達克羅表面處理工藝及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