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克羅表面處理工藝及發展達克羅表面處理工藝及發展 內容概要簡介與發展防腐原理應用及工藝流程種類與區分無鉻達克羅的優缺點無鉻達克羅目前市場及前景 簡介與發展達克羅是DACROMET 譯音和縮寫:20 世紀 50 年代,達克羅産生于美國的大洋公司。 20 世紀 70 年代日本的 NDS 公司從美國的 MCII 公司買斷了在亞太地區的達克羅技術使用權。在國內傳統達克羅技術俗稱:水系鋅鉻膜塗層、鋅基塗層、片狀鋅基鉻鹽防護塗層、非電解鋅鉻酸鹽塗層、達可樂等。傳統達克羅溶液含有所含6-8%的CrO3,加工後容易殘留+6价铬,会导致污染甚至对人体致癌,无法满足汽车等行业对有毒害物质含量的要求。 简介与发展欧盟2000/53/EG規定:2003年7月1日起每輛汽車 Cr6+ < 2g汽車廠無鉻塗層技術標准寶馬(BMW)---GS90010福特(FORD)---WSS-M21P42,WSS-M21P39大衆(VW)---TL245,TL233(2002版)通用(GM)---GMW3359,GM7111M沃爾沃(VOLVO)---VCS5737.29在此背景下,美国,德国,日本,中国等国家先后对达克罗技术研发改进,形成了 新型达克罗 无铬涂覆技术。 防腐机理防腐涂层主要有:底涂层 -無機富鋅層面塗層 -有機的富鋁面層-无机硅酸盐系列面涂层锌自我氧化保护作用:在容易电离的锌金属电气作用下有效控制铁质腐蚀;钝化作用:形成金属氧化聚合物抑制锌和铁的化学反应,延缓腐蚀速度;隔离作用:锌和铝的金属氧化物各种的层结构交替保护铁表面,隔离外部的腐蚀因子 应用及工艺流程基本应用新型达克罗涂层技术在汽车工业、土木建筑、电力、化工、海洋工程、家用电器、铁路、公路、桥梁、地铁、隧道、造船、军事工业等多种领域已得到的应用。汽车车身主要应用在底盘紧固件、发动机支架等外露部件(环境条件差 且 无外观要求的位置)预处理、烧结、冷却检验涂覆涂前表面处理 應用及工藝流程工藝流程新型达克罗涂层整套工艺设备采用全过程闭路循环的涂复方式,杜绝了电镀过程中产生的酸、碱、锌、铬等污水、废气的排放及污染源。 工藝流程如下:新型達克羅在金屬表面無鉻膜層形成過程中,揮發的物質幾乎全部是經過氣化的水分,無汙染和公害。除油→喷砂固化成品 應用及工藝流程工藝流程1 預處理 ( 1 )除油 分有机溶剂 ( 如三氯乙烯等 ) 和堿性溶液除油。經過前處理的零件表面要求能夠被水完全浸潤。重油工件一般先采用聯合清洗機高壓清洗,或采用二氯甲烷超聲波清洗工藝,再進行噴丸處理。油汙較少的工件可以省去清洗這步,直接抛丸處理。例如某些標准件,經搓絲機出來後,直接進行抛丸,隨後浸液,進爐固化。 ( 2 )喷砂、除尘和降温 抛丸機使用的钢丸的直径范围为 0.1 ~ 0 .6 mm ,用壓縮空氣除塵,除去的粉塵經專門的集粉器收集後集中處理,經抛丸除塵後的零件溫度高達 60 ℃ 左右 , 待降至 20 ℃ 時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應用及工藝流程工藝流程2 涂覆处理 按涂履方式不同分为浸涂甩干、喷涂、刷涂等几种方法。 1、浸塗甩幹:適用于標准件和其它小的工件。工件一般要浸液 10 ~ 20 s ,爲充分形成鈍化膜;離心甩幹時應該正轉反轉各兩次,每次 10 ~ 20 s 。對于特殊件要用夾具,難甩的零件要用人工輔助,比如用棒在離心筐中攪一下,將筐中的工件的位置變化一下,使積存在角落裏的塗液能被順利甩離工件。甩液機的轉速要適當,太快太慢都不利,總之是要保證零件上不能有積液、挂液、氣泡、漏塗等。通過多次正反轉甩液、多次調整甩幹速度,根據實際上的塗覆效果來確定工件的加入量、甩液機的轉速、轉動的時間等工藝參數。 2、喷涂、刷涂:一般用于大件,用于难浸涂、难离心甩干的零件。喷涂的涂层均匀,涂层较厚,结合力差但光洁度好,抗腐蚀性强但效率低。 應用及工藝流程工藝流程 3、固化:經無鉻液浸漬處理後的工件經甩幹,放置于不鏽鋼網帶輸送帶上,對小的工件,需帶上手套,進行人工分理,要求工件不互相粘連。對于較大的工件,例如地鐵螺栓,須放置在專門的料架上,再將料架放在網帶上入固化爐烘烤固化。固化溫度爲 280 ~ 330 ℃,時間 25~40 min 。 固化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工件吸热升温,称为预热,温度控制在 60 ~ 80 ℃、 10 min 。此阶段中须注意升温不可过急,应让工件缓缓吸热,让涂层中的水分逐渐逸出,以避免涂层起泡,产生缺陷。第二阶段为涂层的高温固化,此时固化炉中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不可过高或过低,因为它决定了涂层在工件上的最终性能。 應用及工藝流程工藝流程 4、冷卻:由于固化的溫度較高,須對固化好的工件進行強冷,以縮短冷卻的時間,減小固化爐的長度,節省投資費用。 5、後處理:當塗層較厚時,會因爲塗層固化前不易流平或工件形狀的原 |